今年立冬日是几月几日 今年立冬时间是哪天

时间:2025-09-30 来源:零八科易网

值得注意的是,翻翻日历,11月7日这天得用笔重点圈出来-2025年的立冬就在在这一天具体时间是傍晚18点45分。这个时间点可不是随便定的- 它是依据太阳运行到黄经225度的位置准确计算出来的- 标志着冬天的正式开场。要是你习性看农历,那就是九月十八,老黄历上写得清清楚楚。

你说不定听过“四立”在这说法 -立冬就与立春、立夏、立秋共同,被老祖宗看作四季切换的关键节点。古籍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里说得特别形象:“冬;终也;万物收藏也.

”轻松几个字,道破了这个节气的精髓-自然界的活跃劲儿慢慢收拢 -开始转入休养生息的节奏...

我跟你讲,过咱们江山幅员辽阔 -立冬带来的体感可大不相同。黄河中下游一带 这时候水面开始结薄冰 -土地也冻得硬邦邦的、正应了“水始冰、地始冻”的物候特征。而南方呢?秋意还浓着;银杏没掉完;枫叶正红得热烈;但早晚那股寒气已经窜进衣领了。至于东北地区~说不定已经飘过第一场雪了。

一、藏在自然细节里的入冬信号

古人把立冬的物候变化成三阶段,像份自然观察指南:先是水始冰,然后地始冻~总的来说连野鸡都躲起来不见踪影(雉入大水为蜃)。这些变化老实讲都是气温变化的晴雨表!

从科学角度看气象学划分冬季另有标准-得连续五天平均气温低于10℃才行。但立冬这个节点,对中原地区不相同准:华北平原开始囤白菜~江南农田忙着浇越冬水,岭南则刚播下冬种.看下面这张南北城市立冬期间的温度对比 区别一目了然:

区域代表城市平均气温范围典型物候
北方地区北京/沈阳-1℃~10℃初霜冻、土壤结冰
中部地区郑州/南京5℃~15℃梧桐落叶、水塘结膜
南方地区广州/福州14℃~24℃晚稻收割、柑橘成熟

二、舌尖上的立冬智慧

“立冬补冬”这话可不是白说的.北方人这天必吃饺子,说是“不端饺子碗~冻掉耳朵没人管”;南方人则偏爱热乎的鸡鸭牛羊煲- 靠高热量食物把身子烘暖。

老辈人传下的食单尤其有意思:

御寒主力:羊肉炖白萝卜堪称绝配,萝卜化解油腻 羊肉提供优质蛋白;吃完浑身冒汗

滋阴妙品:江南的芝麻糊、北方的栗子糕;都用种子类食材藏着“冬藏”的养生逻辑

维生素担当:冬储大白菜、窖藏红薯、晾晒的柿子干、解决了那时候冬天吃不上鲜菜的难题

有意思的是苏州一带此刻还保留着“立冬喝冬酿酒”的习俗,用桂花米酒驱寒;而潮汕人则要煮甘蔗汤,取个“节节高升”的好彩头。

三、跟着节气调整生活节奏

黄帝内经》里重视“冬三月早卧晚起”,立冬后在这作息特别适用。太阳落山早,跟着天黑就休息;早晨等日头出来再活动,正好避开刺骨的寒气!家里老人常念叨的“三暖”原则也很适用-后颈暖、腹部暖、脚踝暖- 抓住在这几个关键部位;羽绒服里少穿两件也不怕。

体质弱的人尤其要注意这个季节转换期。心脑血管遇冷收缩,血压容易波动;关节受寒容易僵硬;呼吸道受激起还说不定诱发咳嗽。建议把晨练推迟到9点后,太阳把空气晒暖些再出门,运动前喝半杯温水润滑喉咙.

今年立冬日是几月几日

四、冬藏背后的生活哲学

对立冬的“藏”字藏着大智慧。农民知道要冬灌保墒、施足底肥;渔民开始修补渔网准备休渔;连山林里的动物都在忙着存粮!觉得有帮助就收藏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