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入梅和出梅时间日历网 2021年梅雨季节防潮指南
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,还记得2021年那个特别黏糊糊的夏天吗?衣服晾不干,地板冒水珠,连空气都像能拧出水来-在这就是典型的梅雨季体验。那年长江中下游的朋友们可是与雨水打了一场持久战,从六月上旬开始、断断续续的雨声就成了生活背景音- 直到七月中旬才盼来干燥的阳光.当…时你正翻着日历,想查查当年具体的入梅出梅时间 -或者发愁怎么对付柜子里那股霉味儿,那可真找对地方了.这份指南不光帮你理清2021年梅雨的时间线- 更攒了一箩筐亲测有效的防潮妙招;让你下次再遇梅雨能从容应对!
说起2021年的入梅与出梅时间;各异地区还真一点点“时差”...长三角一带算是率先迎战:上海6月10日拉开梅雨序幕;紧接着江苏淮河以南区域在6月13日跟进~而苏州更是在6月10日就早早入梅了。
在这事儿得这么看- 于撤退时间倒是相当同步,江苏全省同上海都在7月11日宣告出梅。算下来,这场雨在江南地区足足盘踞了29到31天比往年平均长了近一周,难怪大家那会儿总嘀咕“这雨怎么没完没了”?
不过梅雨期长归长、雨量倒是意外地“克制” 比如苏州全市平均降雨200.2毫米,比常年还少了16%- 只是期间穿插了多场猝不及防的强对流暴雨 让人防不胜防啊!
你可能好问,在这每年准时来“打卡”的梅雨到底是怎么形成的?!不复杂说它是夏天东亚地区特有的天气“混战”:六月开始;副热带高压像推土机相同把西南暖湿气流往北赶,正好撞上南下的冷空气,两股势力在长江到淮河一带僵持不下,谁也不肯退让.
在这事儿挺有意思的气遇冷就化成连绵不断的雨,加上风速小、湿度爆表,这才有了我们熟悉的“黏糊糊魔法攻击”!这种天气格局下,晾不干的衣服、长霉斑的墙壁简直成了家家户户的“季节性装饰”;也难怪古人干脆叫它“霉雨”-毕竟黄梅时节的青梅再诗意;也抵不过满屋潮气的烦恼吧!
面对这种“无孔不入”的潮湿;硬扛肯定不明智,得靠点智慧。作为开端得守住家门这道防线!室外湿度飙升时切记关紧门窗,格外避开中午湿气最重的时段开窗。
在说真的,雨歇日出再通风;优选朝北的窗户引入相对干燥的气流.家电也能变身除湿利器:空调除湿模式开上两三小时屋里就能清爽不少;假如嫌效果慢,专治潮湿的除湿机效率更高、就是电费得心疼下!
衣柜鞋柜里塞几包吸湿盒或木炭除湿包,吸走暗角的潮气,连带着霉味也淡了。更妙的是给家具也穿上“防护服”:实木表面打层保养蜡- 皮质沙发擦专用护理剂 布艺沙发定期用吹风机驱散湿气-这些小动作能让心爱的家具少受点潮气折磨.
对了,洗好的衣服总晾不干?试试在晾衣架下放台电风扇,加速空气流动比单纯等太阳靠谱多啦!
除了居家烦恼,梅雨还悄悄关系到着健康跟生产。连着高温高湿的环境简直是细菌的狂欢派对。肠胃炎、关节痛、皮肤病的发生率直线上升。
饮食上记得少碰生冷油腻。多吃薏米、冬瓜这些利湿食材;空调房也别贪凉,给膝盖搭条薄毯更安心。对农民来说梅雨更是“双刃剑”:恰到好处的雨水滋养水稻插秧...
但像2020年“残暴梅”那种超长待机的暴雨!马上让农田沦为“烂麦场”,而2019年罕见的“空梅”又造成旱情蔓延。所以农我们得紧盯预报...
暴雨前抢收粮食、疏通沟渠;少雨时又得及时灌溉。与老天爷斗智斗勇。更别提山区还要防范山洪滑坡 -出游前查查地质灾害预警,安全永远排第一!
回头翻翻2021年入梅与出梅时间日历网 2021年梅雨季节防潮指南 -会发现它远不止是份时间表。摸清梅雨的来去规律,等于提前拿到了应对潮湿的“作战图”;
而那些接地气的防潮方法、更是把被动忍受变成了主动掌控。尤其在气候多变的今天梅雨时长、强度的波动越来越难预测-或许像2021年“雨期长但雨量少”,也说不定突然砸下“残暴梅”...
以后的日子更有需要结合短期天气预报与居家设备(比如联网的除湿机、湿度感应器);动态调整防潮步骤。毕竟~战胜梅雨的终极方法,永远是那句老话:手中有方,心里不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