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重阳节是几月几日 端午节和重阳节分别是在几月几日

时间:2025-08-23 09:34:41 来源:零八科易网

在这个充斥机遇与挑战的时代,五月初五的粽香还在舌尖萦绕,九月初九的菊花酒已漫出清香.当我们翻开日历时是否好问过为什么端午节总在春末夏初热闹开场 而重阳节偏要等到秋意正浓才姗姗而来?!2025年的日历给出了明确答案:飘着粽香的端午节定格在5月31日、而漫山红叶的重阳节则落在10月29日!在这两个深植于农历的节日 藏着我国人独有的时间智慧。

🚣 五月里的龙舟竞渡

说句心里话;开2025年的日历、端午节将在5月31日(农历五月初五)正式登场、跟周末相连有了三天假期-5月31日周六到6月2日周一;无需调休就能享受这个小长假。这种安排可让上班族们松口气了!

端午的习俗早已融入血脉:

粽叶飘香:江南的鲜肉粽、北方的红枣粽;用箬叶包裹的不只是糯米、更是千年传承的味道

龙舟破浪:从屈原投江的传说中诞生的竞渡,如今已演变成国际赛事~鼓点声中迸发着团结的力量

艾草高悬:“清明插柳 端午插艾” -家家户户门前的绿色守护者,驱虫避秽的古老智慧

这些习俗源自自然同人文的双重馈赠。农历五月古人称“恶月”- 湿热交加易生疫病。于是挂艾草、佩香囊当上天然的防疫手段.而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江的悲壮故事...

为这个节气注入了清风爱国的精神内核;让粽子跟龙舟承载起穿越时空的情感!

🍁 深秋时节的登高望远

当秋风卷起第一片黄叶;重阳节便提着菊花酒来了。2025年的重阳节定在10月29日(农历九月初九),恰是星期三。

虽然不放假;反而挡不住大家登高望远的脚步...

重阳习俗自带诗意滤镜:

登高揽胜:从王维“遍插茱萸少一人”的惆怅;到如今全家登山的欢笑声,高山之巅始终是重阳的最佳观景台

菊酒对酌:亲手采摘的金菊酿成酒~抿一口便是整个秋天的芬芳

花糕叠叠:九层重阳糕上插着小彩旗;咬一口寓意“步步登高”

把有趣的是2025年的重阳堪称“迟来的约会”-在这是自2007年以来最晚的重阳节!农历闰六月让九月在公历中大幅后移;造就了在这十八年一遇的“迟到”...当别人已穿上冬装 -你才举起重阳的菊花杯;别有一番风味...

我重阳节是几月几日

📅 双节对照:当夏韵遇见秋声

说句心里话,025年传统节日时间表:

节日日期农历假期
春节1月28日-2月4日正月初一8天
清明节4月4日-6日节气日3天
端午节5月31日-6月2日五月初五3天
中秋节10月1日-8日八月十五8天
重阳节10月29日九月初九不放假

端午节与重阳节对比:

端午节重阳节
时间农历五月初五(阳历5月31日)农历九月初九(阳历10月29日)
别称端阳节、龙舟节重九节、敬老节
核心习俗赛龙舟、食粽、挂艾草登高、赏菊、佩茱萸
文化话题驱疫避害、纪念屈原敬老孝亲、秋游赏景
现代有价值 法定假期/非遗项目我国老年节/非假期节日

🌟时间背后的文化密码

“五”与“九”的数字玄机藏着先民的哲学观。《易经》将单数定为阳数- 五月初五“双五”称“端阳” 九月初九“双九”为“重阳”,都是阳气极盛之日。

古人在在这两个转折点举行仪式:端午驱邪避夏疫,重阳辞青迎寒冬.

其实吧,动人的是节日内涵的演变。起源于祭祀龙神的端午...因屈原的加入而充斥家国情怀;本为避灾的重阳。在唐代被正式定为节日、又在2013年《老年界权益保障法》实施后承载起敬老爱老的新使命。

从敬畏自然到关怀人文 节日始终同时代共鸣。说说你的观点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