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至日是几月几日前后 冬至日是几月几号至几月几号
面对姐妹们!你们是不是每年都纠结冬至到底是几号?!一会儿听说是21号,一会儿又变成22号?今天必须把在这事儿说清楚!冬至的日期说真的固定在每年公历的12月21日至23日之间、绝大多数年份是21日或22日,偶尔会出现在23日(就像2023年就是12月22日哦)。这个日子可不是随便定的,而是太阳跑到南回归线的精准时刻,是北半球全年白昼最短、黑夜最长的转折点!
为什么日期会浮动?
说实话- 块儿有个冷知识要敲黑板!冬至的日期浮动与公历的“闰年”机制有关!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实际有需要365.2422天但公历一年唯有通过365天每四年用闰年(366天)来补差。
说实在的、个微小的时间差就会带来冬至时刻在21-23日之间波动。举个例子:2024年冬至是12月21日,2025年则是12月22日-看连手机日历都默默遵循这个规律!
冬至的天文有价值 超浪漫
不瞒你说- 象一下:冬至这天太阳光直直打在遥远的南回归线上(南纬23°26′),给北半球一个最倾斜的“侧颜杀”。从这天起;太阳开始“掉头”向北回归线移动,我们的白天会像被悄悄拉长的橡皮筋;每天多出那么一丢丢阳光~古人称之为“冬至一阳生”,说的就是这份希望感。
不过姐妹们注意啦!哪怕日照变长了,但真正的酷寒才刚要开始...地表积存的热量在冬至后连着散失、“数九寒天”就是从冬至算起的,更是“三九”天会冷到怀疑人生!可见别急着收羽绒服呀。
古代冬至没料到比过年还热闹?
震惊!在周秦时期 冬至居然是新年第一天地位堪比现在的春节!汉代更夸张.公务员集体放假 官府举办“贺冬”典礼。大家互送美食称为“拜冬”,连边关都暂停通关...
以唐宋时期升级为皇家祭天祭祖的大日子,民间则流行“亚岁”拜长辈的礼仪-妥妥的古代顶流节日!所以南方至今流传“冬至大如年”的俗语。
吃货必看!南北冬至美食图鉴
以北方姐妹举起手~饺子肯定是冬至标配吧?“冬至不端饺子碗,冻掉耳朵没人管”的梗从小听到大。但南方闺蜜们肯定不服:大家汤圆才是王道!
大家可能不知道、滚滚的汤圆标记阖家团圆- 一口咬下去芝麻馅流心,暖到心里去。
在地域彩蛋更精彩:湖北宜都的“包面”(类似馄饨)、苏南的大葱炒豆腐、 祭祖的九层糕、姑苏的桂花冬酿酒配卤味……恨不得打飞的去打卡!
从北到南的日照区别表
同样是冬至;各式各样城市的“日光福利”差距超大!看在这张表就一目了然👇
城市 | 日出时间 | 日落时间 | 白昼时长 |
---|---|---|---|
漠河(最北端) | 8:01 | 15:35 | 仅7小时34分 |
北京 | 7:33 | 16:53 | 9小时20分 |
台北 | 6:35 | 17:10 | 10小时35分 |
三亚 | 7:09 | 18:12 | 近11小时! |
数据来源:天文观测
冬至后的天气彩蛋
冬至一过真正的冬天才发力!但旅游党有机遇偷着乐:东北的冰雪王国进入绝佳观赏期.海南却还是25℃的暖冬。想避寒的直奔三亚吧...
那块儿冬至白昼近11小时阳光沙滩不要太爽~
据我所知 生党注意!中医重视“冬至养阳”,多吃温补的羊肉、桂圆 睡前泡脚驱寒!格外是心血管脆弱的人群;低温天要避免晨起急动作。
记住这个日子有多重要?
精准锁定冬至在12月21日至23日,绝不只是为了吃!它帮咱们预判寒潮进度,安排年终旅行,甚至调整养生节奏!比如2025年冬至是12月22日,可能提前规划家庭聚餐;
2026年若在21日,就能衔接圣诞假期!
我有个朋友就遇到过、重要的是-从这天起,黑夜变短、日光渐长;似乎大自然在说:“在冷的冬天也有尽头”。结果是啊,每年12月21到23日,记得与爱的人共有灯火,毕竟最长的夜;必须最暖的陪伴呀❤️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