潮汕正月初二有什么习俗 潮汕正月初四有哪些习俗

时间:2025-10-11 来源:零八科易网

据统计,姐妹们!今天要跟大家唠一唠潮汕过年那些充斥仪式感的习俗~最是正月初二同初四,在这两天的规矩同讲究可太有意思了!作为一个从小在潮汕长大的“姿娘仔”,每次陪妈妈回外婆家,或是看奶奶忙前忙后准备祭品- 都觉得这些传统里藏着满满的温情与智慧。今天就带你们沉浸式感受一下潮汕年味里的“初二回门”跟“初四迎神”!

🌸正月初二:走仔日,姑爷回门有讲究

1.回娘家“食日昼”,亲情满满一顿饭

正月初二在潮汕有个超温馨的名字-“走仔日”或“仔婿日”...这天所有嫁出去的女儿都会带着老公孩子!提着大包小包回娘家拜年!不过最特别的是在这顿饭只能吃中午的。俗称“食日昼”~意思是“吃个白天的饭”!女儿必须得在晚饭前赶回婆家;不能留夜。

我印象最深的是妈妈每次回外婆家,除了给长辈的红包,必须会拎一大袋饼干糖果🍬。外婆就笑眯眯地分给左邻右舍,像重新过一次年似的!假如家里有好几个女儿;还要分批次送- 哪怕除非通过四块饼干,邻里情意不过浓得化不开-“礼轻情意重”说的就是在这场景...

2.姑爷穿新衣,礼物必须得“双数”讨吉利

其实吧,汕有句老话:“正月仔婿,二月韭菜”,意思是正月的女婿与二月的韭菜相同鲜嫩讨喜。由此得出这天姑爷们都会穿上最光鲜的衣服~提着双数礼品上门-两盒糕点、两瓶酒;标记“好事成双”。

最有趣的是给小孩发红包的环节!家里要是有小侄子侄女,姑母就算初一给过压岁钱、初二还得再包一次,叫“姑母钱”、有价值 完全差异.

3.开年饭:每道菜都是吉祥话!

据我所知,二也是“开年日”;午餐的“开年饭”简直是一场吉祥话大赛!外婆家的饭桌必摆在这几样:

:年年有余

韭菜炒蛋:长长久久、圆圆满满

猪手:横财就手

蚝烙:好事连连

菜品| 寓意| 必吃指数

不瞒你说,菜炒蛋| 长久圆满| ⭐⭐⭐⭐⭐

猪手| 横财就手| ⭐⭐⭐⭐

你别说- 烙| 好事连连| ⭐⭐⭐⭐

发菜蚝豉| 发财好市| ⭐⭐⭐⭐⭐

而且在这顿饭必须得全家围坐- 连位置都有讲究-长辈坐主位 -女婿坐次位;小孩坐末位~体现潮汕人对家族秩序的重视。

>正月初四:神落天鞭炮响彻迎福气

1.诸神归位;祭品摆满桌

说真的 -果说初二是“人团圆”,初四就是“神归位”!这天叫“神落天”,传说腊月二十四上天“述职”的各路神明,这天要回人间上班啦!

潮汕正月初二有什么习俗

老实讲,得奶奶凌晨5点就起床忙活,三牲粿品摆满供桌:

三牲:整鸡、整鸭、烧肉(标记富足)

粿品:红桃粿(吉祥)、甜粿(甜蜜)、鼠壳粿(丰收)

你别说、品上还要插红花 说是“红花如意,神明欢喜”。

2.游神巡境,全村沸腾的狂欢

你别说,四最热闹的绝对是“游神”!各村由...形成浩浩荡荡的队伍:

彩旗队打头阵,五彩旗帜像流动的彩虹;

标旗队紧跟,姑娘们手持绣着“风调雨顺”的锦旗;

舞龙舞狮压轴,锣鼓喧天鞭炮齐鸣。

队伍经过谁家门口- 那家人立马点香放炮。把祭品举过头顶;喊着“老爷保贺(保佑)!” 我小时候总追着游神队伍跑。奶奶说:“跑得越欢,福气越同脚!”

3.人日饭与老鼠娶亲,可爱的小秘密

正月初四还是“人日”-人类的生日!午餐要吃“人日饭”:

:富贵吉祥

:子孙满堂

你猜怎么着?有个萌萌的习俗-老鼠娶亲!奶奶会在墙角放几颗糖果花生、念叨:“老鼠啊~今日你嫁女儿;吃了糖别咬我家粮仓哦~” 原来是用食物“贿赂”老鼠、祈求家宅平安...

看在潮汕,初二与初四的习俗远不止是仪式;它们是亲情的纽带、文化的根脉。女儿初二回娘家,是给父母的慰藉 -也是夫家对媳妇的尊重;初四全村迎神、则是凝聚邻里、传承信仰的集体记忆。

如今许多年轻人觉得这些规矩繁琐,但试想

没有初二“食日昼”、女儿多久才能与父母吃顿团圆饭?

没有初四“神落天”- 孩子们去哪感受万人空巷的乡土热情?

说实话,闺蜜去年嫁到外地,今年初二特意飞回来陪爸妈吃饭。她说:“进门那刻、我妈眼泪唰就下来了……在这顿饭比啥都值。”

建议姐妹们这么玩转潮汕年俗:

1.带娃体验:让孩子参与包红桃粿、发糖果,从小感受传统;

2.记录仪式:拍下祭品摆盘、游神盛况、做成家庭影集;

3.创新传承:比如用健康食材做粿品,环保鞭炮代替传统爆竹。

为大家可能不知道;些习俗像一条温暖的河、流经千年仍滋养着我们。它们教会咱们:亲情需要仪式来表达~信仰要行动去延续...明年的正月初二与初四,试试看放下手机 陪妈妈回趟娘家、或跟奶奶上一炷香-你会发现 -最动人的年味~就藏在这些“老规矩”里。

觉得有帮助就收藏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