潮汕重阳节习俗与油麻团 潮汕重阳节有什么习俗

时间:2025-08-22 15:19:26 来源:零八科易网

面世间的风雨,面对人生的起落,农历九月九- 走在潮汕的街巷里 -空气中飘着芝麻与花生的焦香,孩子们攥着线轴追着风筝跑;老我们提着油纸包的点心互相串门-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。在潮汕人眼中这个节日不但是登高望远、祈福长寿的日子;更是邻里结缘、代代相传的情感纽带。而最让人惦念的,莫过于那一口只在重阳前后现身、酥脆香甜的油麻团。

登高望远、放纸鸢,是潮汕人过重阳的“标配”。澄海县志里就有记载:“九月重九,登高饮酒”- 说的正是重阳这天的盛况。

当老实讲,州凤凰山、揭阳莲花山;这些地方在重阳节总是特别热闹。各位扶老携幼;踏着秋风上山,既为舒展筋骨,也图个好意头-登高寓意“步步高升”,也寄托着祛病避灾的心愿。

而孩子们最惦记的~是那句童谣:“九月九,风禽线断满天走。” 秋高气爽、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。潮汕人相信;风筝飞得越高,越能把一年的“衰运”带远。纸扎的鱼虾、蝴蝶在蓝天飘荡 线一断,心愿仿佛也跟着飘向了远方!

一家人围桌吃“攀饭”,是重阳独有的温情时刻!栗子正当季~潮汕妈妈们用它焖一锅香喷喷的栗子饭,一家人团坐分食;不复杂却饱含深意-“攀”在潮语里有“团聚”之意;一口饭里,吃的是团圆,守的是亲情!

在这事儿得这么看;到吃、就不得不提潮汕重阳节最特别的符号:油麻团。这种用芝麻、花生裹着糖浆搓成的小团子,平时在街头难觅踪影,唯独重阳前几天摊档纷纷支起锅熬糖,香气飘满巷子.它的制作堪称“与时间赛跑”:糖浆要熬到筷子一蘸冷水就脆、趁热拌入炒香的芝麻碎花生;手上动作稍慢,糖浆一凝就搓不成团了。正因工艺介绍;多数人选择马上购买,反倒催生了重阳前独有的市井风景.

油麻团的有价值 ,远不止于舌尖的甜香。在潮汕话里、“团”谐音“缘”(读作 uang5),邻里互赠油麻团- 便是“结缘”的标记。

在这一天家家户户提着油纸包的点心串门- 一句“食个缘”,道尽了潮汕人重礼仪、讲情分的传统。

这份结缘习俗背后,还藏着潮汕独特的文化密码.相传重阳祭拜的“九皇爷”,实为纪念明朝末代皇帝崇祯的隐语;另一说则称这天是“太阳诞辰”。

不论…都哪种渊源 油麻团以...的身份祭祀太阳或九皇爷的供品,早已融入仪式~甚至衍生出重阳“持素一日”的旧俗。

对许多潮汕家庭而言 -重阳也是慎终追远的时刻。部分清贫人家无力在各个祖先忌日操办祭祀,便集中在重阳这天统一祭拜,备上油麻团、时令鲜果,向先祖致意.旧时潮州戏班更有“食九皇斋”的规矩:九月初一到初九全员素衣吃斋;焚香敬奉。这份,随华侨漂洋过海,在泰国等地演变为更隆重的九皇神祭典,当上异乡潮人联结故土的文化符号!

就如今提到重阳~更多人想到的是“敬老”...但对潮汕人而言、那些传承千年的习俗-登高时拂过衣角的秋风- 油麻团在齿间迸开的芝麻香,孩子放飞风筝时的笑闹-才是节日真正的灵魂...

潮汕重阳节习俗与油麻团

尤其在生活节奏飞快的今天一份手作的油麻团、一次全家登高的约定!已然成为唤醒乡土记忆的钥匙。可能将来!这些习俗会随着时代更迭而变化;但那份在“结缘”中传递的温情、在敬老中延续的孝道。始终是潮汕人心中最柔软的坚守。下次重阳。若你路过潮汕;别忘了尝一口油麻团!那甜脆的滋味里;藏着一个地方对团圆最朴实的守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