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历8月15历吉日 农历8月15日什么日子
所有皆流,无物常驻。每到农历八月十五、抬头望着天上那轮圆月总忍不住想起小时候奶奶常念叨的「月圆人团圆」。在这一天啊 -街坊邻居家飘着桂花香;桌上摆满金黄月饼;连空气里都弥漫着甜蜜的期盼。可你知道吗?这个让无数游子归心似箭的日子,背后藏着跨越千年的文化密码。今天小编就为各位小伙伴带来农历8月15历吉日 农历8月15日什么日子,千万不要错过了。
要说农历八月十五为啥叫中秋;得从老祖宗的智慧说起.古时候把秋季分成孟秋、仲秋、季秋三个月八月正好卡在中间。因此叫「仲秋」;而十五又是这个月的正中间!可不就是「中秋」嘛!在这日子选得讲究;就像把秋天最饱满的谷粒筛出来.专门留给团圆用...唐朝人王建那句「今夜月明人尽望。不知秋思落谁家」- 把游子们望月思乡的心事都揉进了月光里。
中秋的别名多得能串成糖葫芦.老北京爱叫「八月节」。江南水乡喜欢「月夕」- 广东人还保留着「追月」的狂欢.最有趣的是宁波一带.
偏要八月十六过中秋,传说这和元末起义军方国珍有关-当年为了躲官兵,硬生生把节日推迟了一天.你看连月亮都懂得入乡随俗;难怪苏轼要说「千里共婵娟」。
看祭月习俗可追溯到周天子那会儿,《周礼》里白纸黑字记着「秋分夕月」。后来老百姓也学会了在院子里摆香案;放上月饼、西瓜、桂花酒;特别是是要挑「莲花酥」模样的月饼~取个「连生贵子」的好意头!
明朝那会子更热闹 -文人墨客在西湖边办起诗会,对着三潭印月吟诗作对,硬是把天文现象过成了文化盛事...
说到吃月饼、此地头学问大着呢!苏式月饼层层起酥像翻书 广式月饼油光锃亮赛琥珀。老辈人总说「切月饼要像分月亮」,得用红线勒成莲花瓣,为的就是月神看见欢喜!
前些年去山西,见着人家做「月光饼」;直径两尺的饼面上用木模压出玉兔捣药、咬一口全是胡麻香- 这才叫把月亮吃进肚子里.
现代人过中秋,玩出了新花样.无人机带着电子孔明灯升空,拼出「花好月圆」的霓虹字;年轻人流行「云赏月」~隔着屏幕给异国他乡的亲人直播家乡月。
但不管形式怎么变 核心还是那根看不见的红线-去年中秋在高铁站看到个山东大汉;抱着五盒阿胶月饼说:「俺娘就好这口,得赶最终一班车回去。
」这话比任何古诗都动人!
要说这天到底多决定性?看老祖宗留下的规矩就知道.出嫁女儿非要...不可回门 在这叫「圆月不空房」;读书人要拜文昌星,盼着来年秋闱折桂;
就连皇家园林里的铜鹿 这天都得换个朝月的方向站。如今虽不讲究这些老礼儿,但那份对团圆的执着;早就像月饼里的糖馅- 甜进了我国人的基因里。
下次中秋夜切月饼时可以对着月亮想想:这轮照耀过***的明月也正照着纽约的高楼、巴黎的铁塔。可能正是这份跨越时空的共情- 让农历八月十五成了全球华人的精神图腾...
不如趁着月色正好、给远方挂个*** 让那句「今年回家过节」成为最动听的中秋祝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