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村正月初五的风俗 农村正月十五风俗传统
时光如一曲奔流不息的歌,春节的鞭炮声还在耳边回响、走亲访友的热闹劲儿还没完全消散 -转眼间就到了正月初五。村里的老人常说:"破五过完~年才算真踏实."这话一点儿不假!在咱们农村,过年可不是简单吃顿饭的事儿;从初五的"破穷"到十五的"闹元宵",各个日子都有讲究~每个习俗都藏着祖祖辈辈的盼头还有智慧。这些老传统就像田间地头的野草,看似不起眼,不过深深扎根在乡土里~连着我们对好日子的念想-赶走晦气;迎进财气;送走寒冬 盼来春耕;一家人团团圆圆 -日子红红火火.
农村正月初五的风俗
天还没亮透,村里的鞭炮就噼里啪啦炸开了锅。在这就是正月初五的"开门炮"!老辈人管这天叫"破五"。意思是年过到这儿,那些讲究与忌讳都能松快些了。为啥非得赶早放炮?大伙儿信这个响动能把窝在家角落的"穷气"全崩跑。特别是那种"二踢脚"- 两声震天响 -专门对付"晦气"同"穷气"- 放完心里才踏实。
以大家可能不知道,完炮,家家户户立马抄起扫帚忙活开。可别小看在这扫地-从年三十到初四。垃圾都攒在屋角不让倒 -怕把"福气"扫没了。到了初五。终于能敞开门大扫除。
垃圾堆到门外 -还得特意压个大爆竹 一点火!"轰"一声,算是把"穷鬼"彻底送走。某些地方更讲究。用纸剪个小人叫"穷媳妇",跟着垃圾一块烧了,念叨着"穷神离家,福气进门"...
灶房里这会儿也热气腾腾的;肯定在包饺子!初五吃饺子可不光是解馋、那叫"捏小人嘴"-包饺子时得把边儿捏得严严实实;标记把嚼舌根的小人嘴巴封住。家里主妇还会翻出旧衣裳拆几针 -叫"拆小人"~盼着今年少遇点倒霉事。老我们还叮嘱:"今儿可得吃饱!在这叫'填穷坑'- 肚子塞满了 往后再不挨饿。
最热闹的还数迎财神!初五传说是财神爷生日;商户天不亮就摆上供桌:整条大鲤鱼("鲤鱼跳龙门")、羊头("吉祥")、糕饼("步步高"),再配上五色水果。鞭炮从大门口一路放到院里,意思是把财神恭恭敬敬请进门...老百姓心里门儿清:穷神送走了;空地方得让财神填上啊!更做买卖的 -专挑这天开张- 门口挂红绸子 贴"开市大吉" 就图新年生意兴隆!
初五还部分忌讳得留心:不串门(怕把穷气带给亲戚)、不动土(惊扰土地神不吉利)、妇女不拿针线(怕招毒虫)。山东部分地方更谨慎- 连莲藕都不上桌~嫌它带窟窿眼儿;像"漏财"。
习俗 | 形式 | 寓意 | 地区区别 |
---|---|---|---|
放"崩穷"炮 | 黎明放二踢脚 | 驱赶晦气穷气 | 北方广泛- 陕西、甘肃尤盛 |
送穷神 | 彻底清扫+垃圾堆燃炮 | 送走"五穷"(智穷、学穷等) | 山西剪"穷媳妇"纸人河北称"送穷土" |
捏"小人嘴" | 全家包饺子 | 封谗言避是非 | 北方吃饺子、江南吃财神糕 |
迎财神 | 供鲤鱼、羊头、放"接神"鞭 | 求财源广进 | 商户开市挂红;山东供"五路财神" |
农村正月十五风俗传统
正月十五一到~年味儿又窜上来了!这天是"元宵节" -也叫"灯节"...天擦黑,小孩就举着萝卜挖的油灯满院子跑-门墩上、猪圈边、磨盘旁都摆一盏~照得亮堂堂。新媳妇得躲回娘家、老话说"十五见公爹;眼泪擦不干",原本是让忙了一冬的姑娘歇歇。
从说实在的;食上北方农村兴蒸"面牛"与"瞎老鼠":牛标记六畜兴旺,"老鼠"故意不点眼睛;咒它们别糟蹋粮食...当然少不了汤圆!南方搓小个儿的叫"浮元子" 北方滚大馅儿的叫"元宵"、下锅一煮,白胖胖浮起来,标记日子蒸蒸日上。
老人总笑呵呵说:"吃颗元宝;今年挣元宝!
当说实在的 -正的重头戏是闹花灯!刚过初十,村里手艺人就忙活开了:高粱秆扎骨架~彩纸糊出兔子灯、荷花灯,巧手的还能做会转的走马灯。十五当晚,小孩提着灯笼走街串巷,远远看去像流动的星河!
我有个朋友就遇到过 -市上更热闹-猜灯谜的围着花树琢磨"麻屋子红帐子"(打一庄稼)- 小伙子舞的青龙灯上下翻飞 高跷队扮着八仙过海,逗得全场喝彩。
这些可不是瞎玩闹;舞龙灯祈风调雨顺,鲤鱼灯盼"跃龙门"~女我们特意走三座桥"渡百病",都是掏心窝的盼头。
把大家可能不知道- 深了;还有"偷青"的趣俗。小媳妇溜进别家菜地薅把青菜~主家瞧见也装不知-"偷葱聪明 -偷菜招财"!未嫁的姑娘摸黑去听房檐滴水声 管在这叫"卜巧",若听见清脆声响;就认定今年能成巧手。
最温馨是全家围坐分吃"十五面",面碗里特意多盛些 -念叨"剩仓底,粮满囤",连狗都赏根肉骨头- 犒劳它看家护院。
如今走在村里 -初五的鞭炮还是震天响~十五的花灯照样晃人眼。这些老习俗啊,早不是简单的仪式,它们成了庄稼人的根-教我们敬畏自然(惊蛰驱虫)、感恩土地(祭谷神)、珍惜团圆(煮元宵)、笑对困苦(送穷神)...年轻人也许嫌磕头祭祖太老套,可接过那碗饺子时谁心里不暖?
时代在跑 -老规矩也得喘口气。像初五不串门的忌讳。眼下都当笑话讲;环保闹得凶- 电子鞭炮替了满地红纸;连庙会都开直播了。千里外游子手机一点能"云赏灯"。但变的是壳子,里子那份盼平安、求美满的心气儿。始终亮堂堂的。说到底,守住这些老理儿.就是守住了祖辈传下来的烟火气,守住了咱们我国人过日子的热乎劲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