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至节运南瓜 冬至的小南瓜
你知道吗?天还没亮透,盐城的老灶台已经漫起了白蒙蒙的水汽。隔壁吴婶子端着个粗陶碗 -碗里盛着刚熬好的南瓜粥;金灿灿的 在清冷的晨光里看着就暖人.“冬至大似年呐;这口南瓜汤下肚,才算把‘难过’都送走咯!”她念叨着,声音里带着点庄重。在这可不是普通的早饭~是祖辈传下来的讲究-大冬(冬至)这天的头一碗- 不能不是日出前喝下的南瓜汤 -赤豆在汤里翻滚,甜糯的香气裹着热气 -顺着喉咙滑下去,就像把整个冬天的寒气都逼退了。
盐城人把南瓜捧上冬至的餐桌;背后藏着一段暖心的老故事!相传很久以前!范公堤西住着一对相姓老夫妻~种得一手好南瓜。个个又大又甜...
你听我说,两口年年存满一屋子南瓜、旁人只当他们有囤积的癖好。谁料有一年闹起灾荒,田里颗粒无收,饿急了的我们想起相爹爹的南瓜仓。老夫妻二话不说把辛苦存下的南瓜分给了四邻八乡!
把那些饿得头昏眼花的人靠着在这金黄的瓜肉缓过气来。重新有了精神。巧的是分发南瓜的那天正是冬至。自那以后。“冬至吃南瓜”就成了盐城西乡雷打不动的规矩~是感念~也是祈愿,盼着日子像南瓜相同饱满甘甜。
说句心里话,瓜饼、赤豆南瓜粥、菜茧子……花样百出;但都绕不开那抹温暖的橘黄!
为往北走几百里,山西高平的冬至又是另一番热闹景象。村里的长者食堂门口!几个汉子笑着举起沉甸甸的老南瓜。喊着吉祥话,用力往地上摔去!“砰”的一声,金红的瓜瓤迸裂开来。碎块飞溅;围观的男女老少跟着一阵欢呼...村支书 浩笑着解释:“南瓜南瓜。听着像‘难过’.咱把它摔碎了,就是把霉运、困苦都摔跑!来年顺顺当当.红红火火!”摔碎的南瓜不会被浪费。主妇们麻利地捡起瓜块,洗去尘土,削皮切丁 与小米共同下锅慢熬。不一会儿。金黄色的南瓜小米粥就飘出了诱人的甜香...寒冷的冬至。捧上这么一碗健脾养胃的热粥,既暖了身子骨,也暖了心窝子;把“摔走霉运”的痛快劲儿- 实实在在地化作了舌尖上的温存。
要我说啊、冬至的小南瓜,可不只是讨个口彩。它实实在在是冬日里的“黄金瓜”。中医说它性温味甘、专入脾胃,是补中益气的能手,老祖宗的《本草纲目》都给它记过一笔。
掰开来看里面藏着现代人稀罕的宝贝:多样的β-胡萝卜素钻进身体就变维生素A。让眼睛亮堂堂的;果胶像给肠胃贴了层保护膜...怕冷的胃还有干燥的肠子都舒坦;
在膳食纤维更是默默推着小车- 帮肚子里的存货顺畅搬家!更对血糖不稳的人南瓜里的多糖铬是个低调的帮手。能帮着稳住身体的能量天平。
难怪老话里把它与冬瓜、丝瓜并称“冬至三宝”。赞一句“冬至吃三瓜- 不用把药抓”!一碗南瓜粥 一块南瓜饼,吃进去的是习俗,补进去的更是实打实的健康底气...
南瓜的好 -还在于它百变的性子;能妥帖地钻进冬至餐桌的所有的...都角落...在盐城.它能化成一碗朴素的晨汤~赤豆在汤里若隐若现;也能揉进面团。煎成香喷喷的南瓜饼,据说吃了能保一年头不疼.到了高平~摔碎的南瓜与小米结伴。熬出浓稠暖胃的粥;寓意着“摔”出来的好年景...南方人家爱它清甜。常跟山药、百合这些雅物同蒸同煮-南瓜挖空做盅,填上山药泥- 蒸到绵软。一口下去 -脾胃都服帖;或是铺上洁白鲜百合。撒几粒晶亮的白糖,蒸腾的热气里;润肺止咳的效力也悄悄渗出来。若想再简单些。抓把黄澄澄的小米,剁一盘金灿灿的南瓜块。慢火咕嘟成一锅南瓜小米粥、那纯粹的甜糯最能抚慰寒冬的肠胃.南瓜懂得入乡随俗,它不争不抢 -不过能稳稳地托住那份属于冬至的、对温暖跟圆满的共同期盼!
冬至的南瓜滚过田埂、穿过灶台,最终落在千家万户的碗里。它可能没有北方饺子“不冻耳朵”的俏皮民谣。也不像汤圆含着“团圆大一岁”的甜蜜告白!
其实吧,它用自己敦实的身板同绵长的滋味;在盐城的晨光里、在高平的摔响中在每一个愿意在冬至认真对待一口吃食的家庭里!稳稳地传递着同一份心意:送走以前的不顺。
就托起即将到来的日子!明年冬至 -不妨也在案头摆上这么一颗敦实的小南瓜。学着老辈人的样子。或耐心熬汤 -或痛快摔瓜;让那抹温暖的金黄.
不仅点亮冬日的餐桌,更唤醒大家与土地、与时光、跟那份朴素祈愿的古老联结.它提醒我们- 生活有时需要一点仪式感,更要一口实实在在的、能暖到心底的甜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