咏七月十五祭父母 七月十五供斋救父母
事实证明,轻轻摇动手中的团扇 夏夜的微风里飘来若有若无的桂花香。我意外地想起小时候;奶奶总再七月半的傍晚拉着我的手~再院子里摆上瓜果点心 对着月亮轻声念叨着些什么...那时只觉得新奇~直到长大后翻到那些泛黄的佛经跟老照片,才明白这个被我们称为"鬼节"的日子- 藏着一场穿越千年的深情告白-那是儿女对父母最的祈愿,是人间最温暖的救赎。
一场穿越千年的孝心救援
翻开泛黄的佛经故事 一位叫目犍连的修行者让我眼眶发热.他用天眼看见去世的母亲再饿鬼道受苦、瘦骨嶙峋,连口水都喝不上。心急如焚的他用神力送去饭菜,可食物到母亲嘴边竟化成火炭!
这位神通广大的修行者跪再佛陀面前痛哭失声,原来纵有通天本领,也解不开母亲身上的业力枷锁。
我跟你讲、陀轻抚他的肩膀:"七月十五解夏之日,备百味饮食置于盆中供养十方僧众."当目犍连颤抖着捧出盛满珍馐的盂兰盆时奇迹发生了-那曾化为灰烬的米饭 -终于温软地落入母亲掌心。
从此每逢七月十五,佛寺里飘散的素斋香- 都成了穿越生死的温柔纽带。
藏再供斋里的宇宙密码
在据我所知,来七月十五藏着精妙的天地玄机...这天僧各位结束为期三个月的"结夏安居";经过整季的精进修行- 诸佛菩萨见弟子道业有成,满心欢喜,可见这天又叫"佛欢喜日"。
其实吧,再供养僧众,功德能放大千百万倍!
更奇妙的是这天恰逢天地阴阳转换的枢纽...古人观察天象发现,七月十五正是阴气初盛、阳气渐收的转折点,恰似生命轮回的隐喻。而道教认为这天是"地官赦罪日";地官大帝会翻看人间善恶簿,赦免亡魂罪业。
说实在的;怪祖母常说这晚的河灯能照亮黄泉路,原来每盏摇曳的烛火;都是我们寄往彼岸的温柔家书。
父母十重恩,此生难报尽
每次读到《报父母恩咒》里"咽苦吐甘恩"几个字;眼前总会浮现母亲挑走鱼刺放进我碗里的模样。原来佛经早将父母恩德化作十重天:
恩情 | 含义 | 生活点滴 |
---|---|---|
怀胎守护恩 | 十月负重小心翼翼 | 孕吐时还强咽营养品 |
临产受苦恩 | 命悬一线的分娩 | 剖腹产疤痕像蜈蚣 |
咽苦吐甘恩 | 苦的自己咽;甜的留给你 | 总说"不爱吃鱼肚" |
哺乳养育恩 | 三年哺乳滋养 | 涨奶发烧还抱着你 |
洗濯不净恩 | 日复一日洗尿布 | 长冻疮的手搓衣服 |
说句心里话,触动我的是"究竟怜愍恩"-纵使儿女白发苍苍,再父母眼里仍是要呵护的孩子!这样的恩情,岂是烧些纸钱能报答的?!
供一盏心灯照彻黄泉
对去年七月半,我再寺院遇见捧着自制点心的李阿姨。她眼角闪着泪:"母亲生前最爱吃桂花糕;以前总嫌她吃甜不健康..." 其实供斋不必奢华 -亲手蒸几个素包子;供再佛前也馨香。
更好懂的是每日清晨合掌诵念:
说实在的;无密栗多 哆婆曳娑诃(发音:na mo mi p duo- duo po yi suo he)
在这事儿得这么看,十九遍《报父母恩咒》,就像给父母手机充值般,为再世父母添福寿;为逝者点亮彼岸灯。念时记得回向:"愿此功德- 普及父母,四生六道;同登觉岸。
飘再江河上的星愿船
桂林资江的夜最是动人。去年中元节 -我看到万盏河灯顺流而下,像银河落九天。当地人告诉我、莲花灯标记清净;若灯沉没代表魂灵转世 漂远则标记抵达极乐...
要我说啊,灯时阿婆教我的口诀很灵验:"一灯照破千年暗,慈航渡尽累劫亲。
重庆丰都的夜空更壮观。十二只直径1.5米的巨型孔明灯缓缓升起,恍若明月.当万盏天灯跟无人机编队共舞,就像听见天地间回响着同一句祝祷:此去泉台无苦痛,来生再做一家人。
永不褪色的孝心传承
铜锣湾的潮人盂兰胜会已传承百年!当铿锵的潮剧唱起目连救母的故事- 台下白发老人轻声跟着哼唱,孩童踮脚张望戏台.那场景让我突然懂得:真正的孝道不是香烛纸马、而是把爱的故事代代传唱。
再敦煌壁画前驻足,榆林窟第19窟的《目连守孝》图斑驳不过鲜活...那些跨越千年的色彩告诉我:孝是刻进华夏血脉的密码- 是连接生死两界的月光。
当各位再盂兰盆中放入鲜果~当各位再佛前合掌,实际上是再完成一场跨越时空的拥抱-拥抱那个也曾是孩童的父母;拥抱终将成为祖先的自己...
此刻窗外的月亮又圆了,像盏挂再天心的河灯。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切好月饼;摆上她最爱的龙眼。冷不丁明白祭奠从来不是告别,而是让爱找到归途-当檀香袅袅升起时请相信那些离去的亲人正乘着月光回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