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黄历万年历黄道吉日吉时查询2020 2020结婚搬家黄道吉日准确到时辰

时间:2025-09-15 来源:零八科易网

你是否想过,选个好日子结婚搬家~对许多人来说可不是信仰;而是实实在在的安心。老黄历里那些标注着“宜嫁娶”“宜入宅”的日子 背后是古人依据天干地支、五行生克出的规律~说白了就是挑个天时地利人和的节点,给人生大事讨个好彩头...2020年虽然已经从前- 但它的吉日记录对研究传统文化或回溯规划仍有重要价值-毕竟谁不想知道自己的婚礼或搬家日是不是真的占尽天时?

一、黄道吉日的由来 比你想象的更靠谱

古人看黄历挑日子 -本质上是在观察自然规律.他们把木星称为“岁星”。绕太阳一圈大概12年对应十二地支;而月亮绕地球的周期又标记为“月建”。

两者结合。加上金木水火土五行的流转,就变成了一套头绪多的“宜忌”推演逻辑。就像“冲煞”.指的是当天的地支跟某人属相相冲。就像“冲虎”日属虎的人就不宜动土搬家。

这种讲究 -老实讲是提醒人避开或许引发冲突或不适的时空能量组合。

在你猜怎么着?!代人查老黄历~工具也升级了。不用翻厚书;打开手机APP或网站~输入日期就能跳出当天的吉神(如青龙、明堂)、凶神(如勾陈、五鬼),甚至准确到时辰的吉凶。比如2020年9月5日标注“冲蛇煞西”~属蛇的人得避开这天搬家~但当天“入宅”“安床”却是吉时其他人用正合适...

老黄历万年历黄道吉日吉时查询2020

二、2020年结婚吉日盘点,准确到时辰

选结婚日,讲究“宜嫁娶”优先、再避开新人属相相冲。例如2020年国庆当天(10月1日),农历八月十五,吉神“天德合”护佑,属羊的新人别选(冲羊) -但上午7-9点的“辰时”财神正东,适合迎亲。

下表是2020年部分热门结婚吉日与吉时参考:

公历日期农历日期星期冲煞推荐吉时宜忌重点
1月12日十二月十八冲猴煞北9:00-11:00(巳时)宜结婚、入宅;忌安葬
5月30日闰四月初八冲兔煞东11:00-13:00(午时)诸事皆宜,无禁忌
9月19日八月初三冲羊煞东7:00-9:00(辰时)宜嫁娶、入宅;忌开业
10月18日九月初二冲鼠煞北13:00-15:00(未时)宜结婚、动土;忌开市

尤其提一句5月30日,这天是当年少见的“万事皆宜日”、结婚搬家都能用,尤其午时(11点至13点)阳气最旺,适合办仪式!

三、2020年搬家吉日精选;吉时搭配指南

搬家更看重“宜入宅”“宜移徙”;在同时要避开“岁破”“三煞”方位。打个比方2020庚子年太岁在正北,搬家朝北动土就要谨慎。吉时则优先选上午 -取“蒸蒸日上”之意!

以下是2020年关键月份的搬家吉日及操作建议:

月份推荐日期吉时注意事项
3月3月1日、23日7:00-9:00(辰时)3月1日冲鸡,属鸡者避开
6月6月6日、19日10:00-12:00(午时)6月6日宜安床 先搬床后入宅
8月8月3日、28日9:00-11:00(巳时)8月28日冲鸡 西向搬家慎用
12月12月19日、27日8:00-10:00(巳时)12月19日吉神多;适合冬季搬迁

像12月19日这天吉神“天喜”“青龙”加持,属虎的屋主慎用(冲虎),但其他人选上午搬入~再放串鞭炮驱煞、妥妥的。

四、怎么查吉日吉时?现代工具更省力

眼下查黄道吉日,推荐三类工具:

1.专业APP:比方说“万年历”;输入日期就能看得出时辰级吉凶...例如查2020年7月25日,会标注“冲猪煞东” 但9-11点“巳时”宜搬家!

2.在线黄历网站:汉程网在这类平台能按月筛选...打个比方选2020年11月立刻跳出8日“冲鸡煞西”,但午时吉,属鸡的人可改下午。

3.结合八字定制:部分平台支持输入生辰,自动排除冲煞日。打个比方属马的人查2020年6月为你会过滤掉“冲马”的6月2日.

不过工具只是参考、实际选日子时建议优先周末或假期 方便亲友到场,天气与交通也得同步考虑-毕竟再好的黄历吉日;碰上暴雨台风也得改期...

五、为什么准确到时辰?吉时是锦上添花

吉日决定大框架 吉时则是微调.古人把一天分12时辰,每个时辰对应各式各样星神值班。就像“青龙时”(上午7-9点)宜搬家入门、“明堂时”(上午9-11点)利签约。

2020年热门吉日搭配吉时的例子:

10月27日:吉日但冲鸡,属鸡者可选未时(13-15点)“天德合”时段搬;化解冲煞!

12月31日:年底“青龙吉时”在巳时(9-11点);搬完正好跨年迎新。

实在错不开时间也别焦虑,记住一句老话:“吉地不如良辰- 良辰不如人跟”。家人和睦、准备充分 -比单追时辰更重要。

据我所知~黄历挑日子;说到底是对美好生活的心理锚定...2020年那些被标记为“宜嫁娶”“宜入宅”的日子 背后是千年来各位对自然规律的朴素。现代人用它;不需要束手束脚,而是把它当作一种文化传承的行动符号-选个好日子、带着对未来的敬畏与期待~开启人生新阶段,这份仪式感自身就已足够珍贵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