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历七月二十二是什么日子 财神节祭拜全攻略
假如每个人都活成一束光,翻翻老黄历~农历七月二十二这个日子 -在咱们老百姓心里分量可不轻.街坊邻居念叨、商铺老板张罗 说到底都绕不开一个“财”字。在这一天啊;其实是民间盛传的财神节,专为祭拜财帛星君李诡祖而来。说起这位财神爷- 那可是北魏时候出了名的清官,当县令时治水患、护百姓;人走了还被老百姓捧成了掌管人间财富的神仙。所以每年一到七月二十二,家家户户都摆供品、点高香、盼着能把财神爷请进门,带来源源不断的好财运...在这传统从古传到今~早就不只是烧香磕头那么不复杂了,里头门道讲究多着呢-该做啥、别碰啥、吃什么有彩头,样样都有说法。这篇攻略~就是帮你把在这老传统理清楚,让祭拜既走心又效果好,财运福气都能接得稳稳当当.
财神节可不是凭空来的
说起财神节的根儿,得回到一千多年前的北魏!主角李诡祖,那时在山东淄川当县令,实实在在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!他带着大伙儿修水利、治水患;硬是把常闹灾的地方变成了良田 -自己却两袖清风- 连顿像样的饭都舍不得吃。
通过老百姓念他的好、在他过世后自发建祠堂祭拜,香火一烧就是几百年。后来唐朝皇帝听说了他的事迹,直接封他当“财帛星君”,到了元朝又加封“福善平施公” -神位越坐越稳...
说来也怪、的是他成仙的日子正是农历七月二十二;从而在这日子就成了老百姓约定俗成的“财神节”.有意思的是除了李诡祖,民间还把这天跟柴荣、赵公明几位财神的诞辰或成道日联系到一块~各路财神“组团”过节的架势,足见各位对招财纳福的期盼有多深。
老传统里藏着什么必做之事?
你别说~神节最核心的环节,当然是祭拜。讲究的人家,天没亮就忙活起来了...供桌得擦得锃亮,摆上整鸡、全鱼、五花肉- 再配上苹果(平安)、橘子(吉利)、发糕(发财)这些讨口彩的食物。香炉居中左右红烛一点,满屋子都是庄重味儿。上香时得用左手持三炷香-在这数字代表“敬天、敬地、敬神”~插进香炉时得匀称端正,嘴里还得念念有词:“求财神保我生意顺当、家里老小平安!”接着退后两步,恭恭敬敬磕三个头 额头轻触手背;心越诚,礼越真!除了在家祭拜,不少生意人还会跑去财神庙凑热闹!庙里烟火缭绕;鞭炮声噼里啪啦响个不停;说是“鞭炮一响,黄金万两”;其实炸的是晦气 迎的是财气。最有人情味的是宴客习俗.祭拜完的供品撤下来,转身就成宴席菜...老板们请伙计、请客户~街坊喊上邻居,围桌吃顿“财神宴”...分食供果更显心意~一块糕饼掰两半 -你沾我的财气,我沾你的福运、人情财路都在热乎气里越滚越旺。
这些忌讳真能拦住财神?
老话常说“财神爱干净”;所以节前大扫除成了铁律。角角落落都得扫到.垃圾杂物清出门 意思就是把穷气晦气全赶跑。财神进门才能舒心落脚。
要是屋里乱糟糟的~别说财神,自己看了都闹心。还谈啥聚财呢?尖锐物件这天也得收好!剪刀、针线、刀具.一律包起来塞进抽屉。老辈人信这个-利器带煞气,一亮相就容易冲撞财神!
更玄乎的说法是刀剪标记“断财”。谁乐意大过节触在这霉头?!说话更是门艺术!丧气话、抱怨话、脏字粗口。全得憋回肚子里!做生意的最怕客人上门时吵架~一句“亏死了”也许真把财神吓跑。
要的就是满屋与气。毕竟“和气生财”这四字;早被刻进商人骨子里了。门窗也得敞开着.早晨祭拜完。大门别关严,窗户留条缝。老讲究说在这是“开财门”,方便财神溜达进来。
关得死死的~岂不是把财运挡外头了?
财神节餐桌上的吉祥密码
要说必吃榜第一名、非饺子莫属...圆鼓鼓的饺子往盘里一码!活脱脱像堆小元宝...咬一口鲜香满嘴.心里默念“招财进宝”,吃的哪是面馅,分明是彩头。鱼也得是完整的一条...清蒸也好红烧也罢。头尾俱全才算“全鱼”- 标记年年有余、财富不绝。更讲究的专挑鲢鱼!谐音“连年有余”,吉利话翻倍。芋头这时候正当季。软糯蘸糖吃 老人笑眯眯说在这是“吃余头”-赚的钱总有余裕。日子越过越富足。南方人还爱端上汤圆或年糕!团团圆圆、步步高升,哪个不是奔着好兆头...白菜看着普通;却暗藏玄机。“白菜”谐音“百财”。清炒炖豆腐都行、咬得嘎嘣脆;心里想着百财进门。翡翠白菜的玉雕摆件能卖天价。餐桌上这盘青白鲜嫩的,寓意可不打折。
手把手教你接财神
想起来真是,品准备要花心思。水果选苹果橘子香蕉。糕点备发糕年糕、再抓把花生(生意兴隆)、包点糖果(日子甜蜜)。数量取单数更吉利。三样五样都成,铺满一桌红火热闹。供品清单这么备准没错:
类型 | 推荐物品 | 寓意 |
---|---|---|
水果 | 苹果、橘子、葡萄 | 平安/吉利/多子多福 |
主食 | 饺子、发糕、年糕 | 元宝/发财/年年高 |
荤食 | 整鸡、全鱼、五花肉 | 吉祥/有余/丰足 |
甜食 | 糖果、桂圆、红枣 | 甜蜜/团圆/红火 |
流程走稳才显心诚。早晨6到8点(卯时)最宜开祭,阳光初升万物旺。先清水净手- 再点烛上香;三鞠躬后把香插稳!供品按“前果后肉”摆、视觉错落还显层次!
默念祈福词别敷衍~姓名心愿说得明明白白;财神才好“精准帮扶”。拜完别急着撤供。香烧过半再收供品,分给家人朋友吃;福气分摊更绵长。
金纸烧尽前说句谢词,规矩圆满了;心里也踏实。
财神节早不是老黄历了
以要我说啊- 岛人把在这节日过得最热闹。从2002年起年年办庙会,舞龙舞狮、财神巡游、街上人挤人笑声不断...商家搞促销;主妇排队买金元宝馒头,年轻人在文创摊前挑财神手机壳~新旧习俗混搭得毫无违和。
城里人没空张罗大祭?!电子供桌来解围...手机APP里点虚拟香烛,心到神知...更务实的马上做公益 捐旧衣、助学生,美其名曰“现代财神”-散小财换大德- 福报或许来得更实在。
说到底,财神节早跳出了信仰框框。它提醒人勤勉持家、诚信生财,更串起了街坊情谊。商铺这天请老客喝茶,邻居互赠财神糕~人情味浓了、财运自然跟着旺。
毕竟没有谁光靠烧香发财;但能把传统过出新意的人生活总不会太差。
农历七月二十二这套老讲究~能穿越千年活到今天靠的绝不是玄乎其玄!当你在晨光里摆上供品;或是笑着咬开元宝饺时老实讲是在触摸祖辈对美好生活的热望。
祭拜流程再周全,不如记住李诡祖为民造福的本心;忌讳再多条,抵不过诚信经营、勤劳肯干的硬道理...把财神节过出新滋味的人家,早看透了:福气不在供桌的排场,而在踏实日子的烟火气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