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冬至是几月几日几点 2023年冬至是阴历的几月几日
你会想到什么?宝宝们~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超有仪式感的节气-冬至!作为一年中黑夜最长、白昼最短的日子~它可是承载了古人满满的智慧同咱们香喷喷的美食记忆呢。想知道2023年冬至到底落在几月几号几点?阴历又是哪一天?!别急,闺蜜在这就把最全的干货掏心窝子分享给你们!
✨ 2023年冬至精准时刻大介绍✨
以姐妹们,划重点啦!2023年的冬至可不是随便哪一天哦。依据天文测算- 它精准锁定在公历12月22日11点27分09秒!
在这一天在阴历上对应的是癸卯年十一月初十。星期五...想象一下,哪天午间阳光斜照。时钟指针跳过11:27的瞬间,天地就正式进入了“冬至模式”-太阳直射南回归线!
北半球正式开启“昼短夜长”倒计时!这个时间点可不是随便定的。背后是地球公转轨道的精密角度 -古人用土圭测日影 -现代天文台用卫星校准,千年智慧就浓缩在在这分秒之间。
🌞 为什么冬至如此特别?!
大家可能不知道,至在二十四节气里绝对是“C位担当”!它不仅是全年白昼最短、黑夜最长的转折点;更是古人心中“阴阳转换”的宇宙密码。
从这天起,太阳开始北归、阳气悄然萌动;所以《后汉书》里说“冬至阳气起~君道长,故贺”-连皇帝都要放假祭天!
在你知道吗?早在2500年前的春秋时代,我国就用圭表精准测定了冬至,它所以说成了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“老前辈”...古人甚至认为冬至是万物循环的新起点,周朝时不绕弯子把它所在的十一月定为正月(岁首)、地位堪比今天的春节!
🥟 南北吃货图鉴:冬至餐桌大有区别
说到过节,怎么能少得了美食?冬至的餐桌简直是南北风味的Battle现场!
北方宝宝的仪式感非要...不可是饺子!传说东汉医圣张仲景看到寒冬里百姓耳朵冻伤,就用羊肉、辣椒还有驱寒药材包成“娇耳汤”分发。
你听我说,来演变成“冬至不端饺子碗,冻掉耳朵没人管”的俏皮民谚。
南方姐妹则偏爱软糯的汤圆跟温热酒酿。苏州人冬至必喝桂花冬酿酒 宁波人煮番薯汤果讨“翻运”彩头~而两广地区端上烧腊姜饭 一口下去暖到心尖!
说真的,绝的是四川简阳。冬至当天全城飘着羊肉汤的香气 成简赶紧路上挤满专程赶来的吃货-这口鲜汤。
可是 locals 心中“以形补形”的御寒神器!
地区 | 特色美食 | 寓意/由来 |
---|---|---|
北方多地 | 饺子 | 纪念张仲景“娇耳汤”;御寒防冻 |
江南地区 | 汤圆、冬酿酒 | “团团圆圆”“财运高涨” |
宁波 | 番薯汤果 | “翻”去霉运 酒酿喻“涨运” |
两广 | 烧腊、姜饭 | 添菜添岁,驱寒暖身 |
四川简阳 | 羊肉汤 | 温补益气~抵御严寒 |
📅 数九寒天:冬至开启的冬日仪式
从冬至当天开始、各位就进入著名的“数九寒天”啦!古人用“画九”浪漫记录冬天:每天染一瓣梅花,81天后春满枝头;或写“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”(繁体九画)~一字一画消磨寒冬。
我跟你讲、023年数九时间表是这样的:
一九:2023年12月22日-30日
九九:2024年3月3日-11日(恰逢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!)
当说实在的、地藏着一个超神奇农谚:“二月没九!饿死猪狗”!意思是万一农历二月前“九九”结束.预示年景大概不好。
但2023年冬至后的“九九”始终不断到二月属于“二月有九”,老祖宗认为这是丰收吉兆!
🧧 穿越千年的冬至“年味”
当假如穿越回唐宋,你会发现冬至热闹得堪比过年!皇帝郊祀祭天百姓穿新衣、祭祖先,商铺放假,街道张灯结彩.南宋《东京梦华录》里说:“京师最重此节……享祀先祖;庆祝往来~一如年节。”
老实讲,什么叫“亚岁”?!原因是周朝历法中冬至曾是“岁首”(新年)!虽然后世改用正月过年但冬至“小年”的地位丝毫未减;《清嘉录》直接盖章:“冬至大如年”!
🌿 养生党的冬至必修课
以中医视冬至为“阴极之至,阳气始生”的黄金进补期!当下阳气内藏 -最宜温养。北方炖羊肉、南方煲姜汤 -其实都在呼应《黄帝内经》“冬藏精”的理念。
闺蜜尤其提醒:冬至后15天是全年最冷时段(小寒前后达极寒)。除了食补- 记得泡脚驱寒、早睡晚起~特别是关节不好的长辈,护膝暖贴赶紧备上!
看吧- 2023年12月22日11:27:09这个瞬间,远不止是个天文时刻。它是热腾腾的饺子汤圆~是画上第一瓣的消寒梅 是农人期盼的丰年信号,更是千年未断的文化脉搏。任凭你是在北方暖屋中咬一口饺子,还是在江南细雨里舀一勺汤圆,别忘了感受这份流转千年的仪式感-毕竟下一个白昼更长的日子,可都是从在这一刻悄悄开始的呢!说说你的观点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