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一不能走亲戚的原因 大年初一拜年三大禁忌有哪些
时光如一曲奔流不息的歌,还记得去年大年初一,我邻居小李兴冲冲提着礼盒想去亲戚家拜年结果被他奶奶一把拽住:“傻孩子、初一出门要破财的!”小李当时一脸懵,后来才明白老人家为啥急得直跺脚。在这“初一不出门”的老讲究~实际上藏着不少我国人过年的智慧、今天咱们就唠明白在这事儿- 顺便聊聊大年初一拜年时最该避开的三个雷区!
为啥初一迈不出门?老祖宗早帮你算明白了
当翻翻老黄历,正月初一可是顶着“三元”的名号-年、月、日全从这天开头。分量重得跟秤砣似的!古人觉得在这日子金贵。全家都得守着屋子“接福”,要是往外跑~等于把财气福运往外撒。
特别是两广地区的老辈人最较真。管这天叫“穷鬼日”;一大早开门扫地就为把“穷鬼”轰走。这时候你去串门?!人家心里准嘀咕:“在这不存心给我家招穷嘛!
”
当还有个说法更玄乎-初一这天“年神”下凡!家家户户得摆香案、供果品...恭恭敬敬候着神仙进门送吉祥!你要是在人家祭祀时哐哐敲门!冲撞神灵不说主家心里也犯膈应:“祖宗还没敬完呢 外人来搅和啥?!”由此得出结论老话才讲“躲得了初一,躲不过十五”;初一登门简直像上门添堵,谁乐意大过年触霉头啊!
在这事儿挺有意思的扎心的理由与出嫁姑娘有关...老传统里。初一是婆家最忙活的日子;媳妇得帮着端茶倒水招呼客人!要是姑娘回娘家了。婆婆准急眼:“人手不够还添乱!”更邪乎的是老一辈坚信“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”,初一回门会把娘家吃穷.所以你看初二才是“姑爷节”,女婿提着礼上门才叫皆大欢喜!
其实这些老理儿背后藏着人情味儿:除夕守岁熬半宿~初一谁不想赖个床?全家围桌吃顿热乎饺子,陪老人孩子嗑瓜子唠家常,不比顶着寒风到处赶场强?
眼下更实在-疫情那会儿专家也喊“少串门”,倒同老规矩神奇地呼应上了!
大年初一拜年踩了在这仨雷 红包都可能飞走!
<据我所知,trong>第一大忌:催人起床+对着被窝拜年您要是初一清早去拜年千万憋住那句“起床没?”更别掀人被子硬拜年!老话讲得狠:催人起床等于咒对方全年被人催着干活;要是对着没睡醒的人拱手作揖,更晦气-预示人家整年病恹恹躺床上!懂礼数的都等日上三竿再登门,主客都精神、这才叫两全其美。
第二大忌:扫帚动起来+碗碟摔下来初一最怕见着两样:扫把还有碎瓷片!老人说初一扫地等于把财神爷往外轰,非要扫也得从门口往屋里扫- 标记“财宝入库”.
要是手滑摔了碗碟?!赶紧念叨“碎碎(岁岁)平安”救场!还有刀剪针线也收好。动它们预示全年口舌是非-说白了!这天您就安心当甩手掌柜 家务活?
留给初二!
第三大忌:满嘴晦气+乱吃药丸大过年的!千万别蹦出“死、穷、病”这些字眼...小孩要是嘴瓢...家长赶紧贴张“童言无忌”补救!
吃饭也有门道:别用汤水泡饭(否则整年吃穷饭)。饺子煮破得说“挣了”(寓意发财)...更讲究的早餐拒吃稀饭荤食-稀饭代表穷酸.荤腥冲撞神灵。
除非急病 -补药丸都别碰,老人觉得初一吃药,全年离不了药罐子!
老规矩新过法;心意比形式更重要
看到这儿您可能嘀咕:都2025年了还守旧规矩?!其实关键不在信仰 -而在那份对年节的敬畏心...就像我奶奶常说的:“过年图个顺当,谨慎点总没错。
”您要真想初一送祝福,手机发个吉祥话表情包、既避了忌讳又暖了人心...真要登门?建议你等到初二,提着双数礼盒(单数不吉利)- 进门先夸老人气色好、孩子长得高 -吉祥话一出口,主家笑得合不拢嘴!
通过这些流传千百年的禁忌,早成了我国人过年的“精神仪式”...它们提醒各位:放缓脚步陪家人说话做事留余地,新年才能讨个好彩头...下次初一被长辈拦着出门时您就笑着回屋啃瓜子吧-毕竟福气财神- 可都猫在您家屋檐下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