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月十五带什么上坟 7月十五上坟用品
七月十五快到了,家家户户都开始琢磨上坟祭祖的事儿.老一辈的人常说:“七月半,鬼门开”,这时候给祖先捎点东西 既是对逝去亲人的念想;也是咱们血脉里那份抹不掉的牵挂。可到底该带什么去才合适呢?在这事儿看着好懂,里头的讲究可不少-水果挑啥、纸钱怎么烧、供品摆几样,样样都藏着老辈人传下来的心意与智慧!
七月十五带什么东西上坟?这些传统用品相同不能少
香烛纸钱是根基!没它们可不行.点香烛不光是为了给祖先引路!更是告诉守墓的山神土地:“劳您多照应着点!
其实吧、。纸钱要烧得透透的,老话讲这样下面才能收到整钱。皱巴巴的碎纸可不好花...素酒也别落下!倒三杯摆在坟前 -轻声念叨几句“回来歇歇脚” -这份心意就到了.
供品摆单数是老规矩。苹果最讨喜,取个“平安”的吉利话,三个或五个往盘里一搁~水灵又体面。橘子也行~“吉祥如意”的意思谁都懂!要是带葡萄、龙眼这类小颗的,抓一把就行~数个数反倒显得生分.熟食供亲人才最暖胃。刚出锅的水饺、还冒热气的米饭 配上祖先爱吃的红烧肉,用白瓷碗装好,插上竹筷-这才是“回家吃饭”的味道。记着别用保鲜膜裹着;祖先可撕不开塑料包装!
供品类型 | 推荐物品 | 讲究跟禁忌 |
---|---|---|
水果 | 苹果、柚子、橘子 | 数量取单数(1/3/5);忌用香蕉、李子、梨(谐音“招你来”) |
熟食 | 水饺、米饭、糕点、素菜 | 拆掉包装;备双筷子;新逝者供饭插竖香 |
焚烧品 | 纸钱、金银元宝、纸衣鞋帽 | 衣物叠单件;纸钱画圈留西南口 |
给祖先“寄快递”得写清楚名儿。那种黄草纸做的“包袱”最靠谱,里头塞上纸钱金元宝 封面工整写上:“某某祖先亲收,孝孙某某敬上”.讲究人家还会加两件纸衣裳;单数叠放-三件衬衫、五条裤子,让祖先换着穿!烧的时候拿树枝画个圈,西南角留个口 -念叨句“路过的各位也拿点吧”、既周全了祖先,也安抚了游魂.
鲜花如今也成了新风俗。白菊、黄菊扎成朴素的一束、比塑料花多了份生气。要是祖辈生前爱喝茶,带壶新沏的龙井浇在墓前- 茶香混着泥土味,反倒比酒更叫人安心。
当老传统撞上新日子
说实话,在人忙啊,没空准备七大盘八大碗?!其实心意到了最重要。水果超市拎一盒,熟食档口切半只烧鹅,在买捆香烛-十来分钟置办齐活,祖先照样领情!
但可别图省事带整个西瓜!沉甸甸的不好摆 切开了又容易招虫。
烧纸引发的烟雾确实让人头疼。达州那年中元节- 河边烧纸的烟呛得人直咳嗽,空气质量飙到重度污染。
为有人试着改网上祭奠:传张祖先照片~点支虚拟蜡烛,后台还能存家族故事-孙子孙女五十年后照样能“见”到太爷爷的戎装照。环保的路子正在摸索:社区集中设焚烧炉 推广无烟纸钱;甚至组织集体放河灯。
看着莲花灯顺着河水漂远,比蹲路边烧纸更多了份静穆的哀思...
以说到底啊、七月十五上坟在这事儿,供品不过是心意的载体。你带山珍海味去...不如记得爷爷爱吃巷口的桂花糕;
你烧十沓金元宝。不如把奶奶当年教你的童谣在哼一遍。祭祖祭的是血脉里的记忆-那些坐在门槛听故事的夏夜,灶台边偷吃挨打的糗事。
才是真正有需要年年重温的“传家宝”。至于供品怎么选?!按老规矩来挺好!按新方式做也行。只要心里装着那句:“家里挺好的,您老放心。
”在这七月十五的香火啊,就断不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