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月初九是什么日子 正月初九玉皇诞拜天公习俗
面世间的风雨,面对人生的起落,每年春节的喜庆气氛还没完全散去,正月初九又带着另一股热闹劲儿来了。在咱们老百姓的口中在这一天可有好多叫法-“天公生”“玉皇会”“天诞节”,说的老实讲都是同一件事:玉皇大帝过生日呢!古人琢磨着,“九”这个数字可不不复杂,是阳数里最大的,代表至高无上的天可见就把正月初九定为了老天爷的诞辰。尤其在福建、 这些地方 -这场“拜天公”的盛事,那阵仗比过年还隆重,家家户户都卯足了劲儿表达对老天的敬意.
看有关“天公生”的由来、民间流传着不少故事。其中一个挺有意思~说的是唐朝那会儿兵荒马乱的、黄巢的队伍南下时福建的老百姓既然口音问题差点遭殃-他们管自己叫“狼” 队伍一听以为遇上了野兽 差点动手。
情急之下;大伙儿全躲进了甘蔗园里避难、直到正月初九这天误会才解开,大家平安回家。劫后余生的乡亲们觉得,在这绝对是老天爷显灵保佑啊!
从此;正月初九就成了谢天公的大日子 -祭拜时总不忘供上两根带叶的甘蔗- 标记“有头有尾”“节节高升”,那份感恩的心意 就这么代代传了下来。
从既然是给玉皇大帝贺寿,仪式自然半点马虎不得。讲究的人家。从初八就开始张罗了。庭院里搭起高高的“天公坛”...摆上两张八仙桌叠成的“顶桌”、铺上绣吉祥图案的“桌裙”。
供品更是精心准备:标记长寿的红龟粿、清香的五果(柑、橘、苹果、香蕉、甘蔗)、素净的六斋(金针、木耳、香菇等)。还有甜粿、清茶三杯、美酒三盏!
更隆重的人家。还会备上整猪整羊的“牲礼”,感谢天公一年来的庇佑。到了时辰,通常是初八午夜刚过全家老小沐浴更衣。整整齐齐在香案前跪下,朝着夜空行三跪九叩大礼。
诚心祈愿新的一年风调雨顺、家宅平安。
有意思的是拜天公的规矩里还藏着不少生活智慧。老一辈常说“七不出、八不归;上九办事一大堆”,意思是正月初九这天托老天爷的福 -办事特别顺当,事半功倍!
所以直到现在 还有人特意把难办的事留到这天处理、觉得有“老天看着”~大家都会更通情达理。这天也有些非常的忌讳:例如千万不能晒衣服、尤其忌讳女性内衣裤外露,怕对天公不敬;
洗脸水、脏水也不能随意泼洒~怕污了“天颜”;垃圾更是不能倒出门,得暂时留在家中。这些细节~都透着老百姓对天地神明最朴素的敬畏。
有区别地方给天公“贺寿”的方式也各有特色...在闽南,蒸“大笼甜粿”是重头戏,用特制木桶蒸出层层叠叠的甜米糕~顶上还要做个威风凛凛的“狮头粿”、寓意“瑞狮迎春 -步步高升”。
当我跟你讲 -好了分给亲友 -没分到的还会主动来“讨吉利”。 的祭拜同样庄重,初九凌晨全家聚在正厅、按辈分依次上香!而在甘肃、宁夏这些西北地区,正月初九则是社火表演的高潮,高台马社火、舞龙、春官说诗轮番上演,锣鼓喧天中把新春的祈愿与欢腾直送到天上去。
如今,“拜天公”早已不只是个传统仪式那么轻松了。在温州 它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;在马来西亚、新加坡~它成了***华人认祖归宗的情感纽带。
每年正月初九,漳州还有 的宫庙还会同步举行祭典,同样的流程~同样的祝祷, 信众的心也连在了共同。这种对自然的敬畏、对生命的感恩;早已融入了我们的文化血脉...
对我有个朋友就遇到过,怕你只是默默望天许个愿,似乎还有家人吃碗寓意“沾福气”的长寿面,都是在延续这份古老反而鲜活的传统...说到底,正月初九的这份热闹与 -不正是咱我国人敬天爱人、向往美好生活的最佳写照吗?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