几点立秋2023年早秋还是晚秋 2023立秋具体时间看这里
2023立秋具体时间:精准到秒的节点
当2023年的立秋时刻定格在8月8日凌晨2点22分41秒、这个时间点可不是随便估算的- 而是依据太阳到达黄经135°的天文位置准确计算出来的。古人用“立”字点明季节的转折。而“秋”字则暗示着万物从蓬勃生长转向成熟结果的开端。虽然日历上写着“秋季起始”。但假如你哪会儿正呼呼大睡,醒来可能完全感觉不到凉意-毕竟夏天的余威还在头顶挂着呢!
早秋还是晚秋?!两种判定方法介绍
有关立秋早晚的争论,民间其实有两套“标准答案”...第一种看一天中的时间点:中午12点前立秋算“早立秋”,以后算“晚立秋”.
今年凌晨2点多就交节,绝对是“早”得明明白白。第二种看农历月份:六月立秋为早,七月立秋为晚。
2023年立秋落在农历六月廿二- 又是妥妥的早立秋!所以无论用哪把尺子量;今年都属于“早立秋”阵营!
为什么早立秋让人心里凉快?俗语藏着气候密码
老一辈念叨的“早立秋把扇丢、晚立秋热不休”.可不是随便押韵的顺口溜.早立秋往往预示着冷空气来得更向上。早晚温差渐渐拉大.特别是一场雨过后、就能体会到“立了秋,凉飕飕”的真实感!
比如北方地区 立秋后偏北风渐渐取代湿热南风。树荫下的风都带着点爽劲儿。不过也别急着收凉席!俗语说的“把扇丢”更多是趋势。毕竟三伏天还没完全退场 中午太阳底下照样热得冒汗!
早立秋真能提前入秋?南北体验大有区别
说来也怪,然俗语描绘得美好,但实际凉快还得看地理坐标。北方人可能很快能感受到变化 像辽宁阜新常年入秋要到8月底 -但早立秋后早晚20℃左右的气温已经能蹭到点秋意。
南方小伙伴则要淡定得多-广东、福建等地到10月还说不定开着空调吃冰棍!气象学定义“连续5天均温≤22℃”才算入秋,由此可见哪怕日历写着“早立秋”,大多数地区依然处在“暑未消;秋未满”的过渡期。
立秋当天搞事件:这些习俗太有趣
把古人过立秋可比我们讲究多了!贴秋膘是头等大事,夏天热得没胃口瘦了几斤?!赶紧炖锅红烧肉补回来~美其名曰“储备过冬能量”。咬秋则是啃着西瓜告别暑气,寓意防疟疾、保健康。晒秋更充斥农耕智慧:辣椒玉米铺满院,趁着干爽天气存粮过冬!还部分地方流行“称人”、拿杆大秤称体重;与立夏的数据比比看谁贴膘成功,简直古代版健康管理!
养生跟着节气走:吃对食物少生病
立秋后燥气上升,养生重点就俩字:润肺!梨还有百合是明星食材~直接生啃或煮糖水都行;
莲藕山药健脾开胃 煲汤清炒两相宜。老一辈常说“秋不吃瓜”,西瓜这类寒性水果该少碰了 -免得脾胃闹脾气。
作息也得调-晚上10点前睡觉,早上6点起床遛弯,顺应阳气收敛的节奏。记得穿衣遵循“秋冻”原则:别裹太厚 让身体慢慢适应凉意才是正解。
秋收的信号:从农田到餐桌的忙碌
老实讲- 农民来说早立秋是田间的“预备铃”。南方忙着收早稻摘鲜藕,北方果园里的苹果梨子压弯枝头...现在“六月黄”螃蟹也来凑热闹,这种壳软黄多的童子蟹,比秋后大闸蟹早上桌一个月醉蟹爱好者早就馋在这一口了!
晒场上堆起金黄的玉米辣椒;腌菜缸里压上脆生生的萝卜……这些充斥烟火气的画面,才是立秋最生动的注解.
以知道2023年立秋精准到秒的时间,可不只是为了聊天有谈资...农事活动得掐着点安排收割播种,养生节奏也要踩准自然节拍。尤其是今年早立秋的特性,更暗示各位要提早应对温差变化 避免换季感冒偷袭。明年再聊节气时试试看多留意这些藏在时分秒里的自然密码-它们既是老祖宗的智慧结晶、也是咱们拥抱四季的生活指南呀!欢迎提出宝贵意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