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立春是几月几日 立春那天有什么讲究
你会有什么感受?2019年的立春可不寻常~它精准定格在2月4日上午11点14分!这个时间点不是随便定的- 而是依据太阳运行到黄经315度时计算出来的天文节点~标志着新一轮二十四节气的循环正式开启。更格外的是在这一年的立春真想不到与除夕撞在同一天-这种百年仅三次的巧合(2019年、2057年还有2076年),让辞旧与迎新的双重喜悦叠加在共同!想象一下,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备年夜饭时春天也悄然而至~是不是有种双倍吉兆的感觉?!
立春为何被称为“岁首”
你也许以为春节大年初一才是新年开端?但在传统干支历法中立春才是真正的岁首!古人把北斗七星斗柄指向寅位的哪一刻。觉得是天地能量转换的起点。所谓“立”是建立。“春”代表萌动;合起来就是春气始建、万物苏醒的转折点...所以老一辈常念叨“春比年大”;过完立春才算真正跨进己亥猪年.有趣的是2019年农历全年竟没有“立春日”-就当年立春落在狗年尾巴,而下回立春已跳到了鼠年开头。这才让猪年成了民间所说的“无春年”。不过专家早就辟谣啦。在这只是历法编排的正常现象,同吉凶祸福半毛钱关系都没有!
舌尖上的立春仪式感
以要说立春最接地气的习俗,“咬春”绝对排第一!这天不论何时南北~家家餐桌都少不了几样吉祥吃食:北方人必烙春饼,薄如蝉翼的面皮卷上鲜脆的豆芽韭菜,一口咬下去满是“咬得草根断;百事皆可为”的干劲;南方则流行炸春卷 金黄的酥皮裹着荠菜肉馅;咬开咔嚓一声,仿佛把春天生机都吞进了肚里!更有趣的是一根水灵灵的大萝卜-老话讲“立春啃一啃,全年不病困” -清甜微辣的汁水既能唤醒冬日迟钝的味蕾~又暗含古人“祛浊迎新”的养生智慧!别忘了还有哪盘五辛菜!葱蒜韭芥混搭的激起滋味 据说是借“辛”“新”同音讨个彩头呢?
鞭春牛与迎春神的古老狂欢
在这事儿说来话长,穿越回百年前的立春,你绝对会被街头的热闹震撼!天还没亮,县太爷就带着乡绅们赶到东郊- 恭敬迎请掌管草木生长的“句芒神”。最吸睛的当属泥土塑的春牛-它被彩绸装扮得神气活现,立在田间等着“鞭春”仪式.
吉时一到 -官员带头用柳条轻打牛身~嘴里还念着“一打风调雨顺- 二打五谷丰登”的祝词。接着百姓们一拥而上争抢碎土块- 抢到牛头土的人被簇拥着道贺- 据说把土块撒进自家田里能保丰收!
这种全民参与的农耕版“拆盲盒”;把对自然的敬畏化成了一场接地气的狂欢?!
藏在物候里的春之信号
老实讲,人比各位更懂观察微妙的春讯!他们把立春的十五天分成三候:头五天“东风解冻”.不再是刺骨北风,带着暖意的东风像无形的手抚过冰封河面!裂开的冰纹下已能听见流水潺潺;中间五天“蛰虫始振”;泥土深处冬眠的虫蚁尽管有还没露头。但翻耕时会发现它们悄悄拱动了身子;末了五天“鱼陟负冰”.河水回暖让鱼群游向浅水、碎冰片在水面浮动、远看竟像被鱼驮着走!这些细腻变化在2019年立春尤为看得出来-恰逢全国大回暖 -连东北人都说“今年河开得比往年早咧”!
防春困的饮食智慧
从刚觉得暖和就犯困?在这“春困”可是有科学依据的!立春时人体阳气初升;代谢加快反而易疲劳。老祖宗对付在这毛病自有一套:厨房里备上“红黄绿三剑客”-胡萝卜南瓜补维生素A防感冒。西兰花菠菜补维生素c抗病毒、再切盘酸甜柑橘既提神又助消化。切记少吃油腻鸡汤火锅!否则肠胃闹脾气更没精神!广东妈妈们在这日必煲赤小豆鲫鱼汤- 江南奶奶则端出荠菜豆腐羹;一碗下肚清爽得似乎把春天装进了身体?
当立春撞上除夕的奇妙体验
2019年哪场“双节合一”可太有意思了!上午11点刚过家族微信群里就炸开锅:年轻人转发“立春到 晒阳光接好运”,长辈紧跟着叮嘱“别忘了啃萝卜啊”。
厨房里更忙得团团转-妈妈一边往春饼皮上刷油;一边指挥爸爸去阳台摘腊梅插瓶;奶奶把雕成花状的萝卜塞给孙子~转身又往咕嘟冒泡的鸡汤里撒枸杞。
待到暮色四合全家举杯时窗外突然传来邻居家孩子的喊声:“快看!迎春花出乎意料开啦!”哪一刻,辞岁的爆竹与初春的花信奇妙交织,连空气里都是希望的味道?!
游春探春的踏青密码
你以为立春只能宅家?古人早发明了“探春”玩法!仪式队伍最是抢眼:报春人扮成大公鸡昂首阔步~后面跟着两人高的巨型春牛模型,孩子们戴着柳条帽扮燕子绕圈飞跑。
对更浪漫的是去郊外“踩地气”-专门挑刚解冻的松软泥土踩几脚~美其名曰“接地阳”!2019年因逢暖冬,杭州西湖边立春当日柳枝已泛青;北京颐和园冻湖竟提早三天开化,乐得大爷们直拍大腿:“这春牛鞭得可真灵验呐”!
年画里的立春玄机
对细看2019年畅销的年画,藏着不少立春元素呢!天津杨柳青的《春牛图》最典型:牧童头戴竹笠手牵牛,背景二十四节气圈成圆环;苏州桃花坞则爱印“春幡胜”-用彩绸剪成燕子蝴蝶~簪在姑娘发间随风飘摇...山东人家会把“打春牛”年画贴米缸上福建人则把“咬春图”挂灶台旁。这些鲜艳图案不只讨吉利,更是古人版的“农耕备忘录”:何时播种何时采茶、瞅眼画儿全明白!
对说实话,大家在2019年哪个特别的除夕立春啃萝卜、卷春饼、望柳芽时其实延续着三千年的迎春浪漫。节气的智慧从来不在书本里,而在东风解冻时孩童惊喜的呼喊中在春盘上氤氲的烟火气里 -更在代代人“向阳而生”的生活信仰间...
下一个双节重逢要等到2057年但每个立春都值得郑重相待-毕竟谁能拒绝,在严寒尽头等一场必然抵达的春暖花开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