腊月都要祭哪些神 腊月要供奉的神灵
我们在这一生很短,腊月一到;空气里飘着的可不只是年货的香气,还有那股子的烟火味儿!老一辈常说进了腊月就是踏进了“祭祀之月”,这话一点儿不假。从初一到年三十 各路神仙轮番登场,家家户户忙着上香供果,生怕怠慢了哪位尊神...为啥这么隆重?之所以腊月是“离神明最近的月份”;古人相信这会儿神仙们纷纷降临人间、福气、财运、平安,全指着这时候好好供奉呢。
腊月要供奉的神灵~头一位的数“家宅守护神”。灶王爷绝对是家里的“熟面孔” -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,他老人家要上天汇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。这时候供上麦芽糖、糕饼,盼着他“上天言好事”、回来时多带点福气.紧跟着是门神;除夕贴上新画像;神荼、郁垒往门上一站;邪祟晦气别想溜进门。土地公也不能落下 -管着五谷丰登、家宅根基,腊月十六“尾牙宴”摆上酒肉谢他,来年田地才有好收成。
再往上数,便是执掌三界的大神了。腊月十五最热闹、玉皇大帝亲临人间考察善恶...院子里摆供桌,端上饺子、年糕;再烧一张手写的“平安文书”,求他多记功、少记过.
想起来真是 上老君也的敬~腊月十三、十六、十七连着三天都是他的诞辰,道观里缭绕;家里也供上清茶素果,盼着这位道教祖师护佑智慧安康...还有腊月二十五“接玉皇”,玉帝二次巡天这天连说话都的分外小心,生怕被记上一笔。
细分到每日,简直像神仙“值班表”。初八腊八节供佛祖,谢他悟道之恩;初九拜酆都大帝,管的是阴阳秩序;
说句心里话;十敬南极仙翁,求的是长寿平安。到了下旬;腊月二十鲁班先师受工匠香火;廿一五岳大帝享山林祭祀;连除夕夜都有紫姑厕神与诸佛下界巡查。
这些腊月都要祭哪些神的讲究,背后藏着古人天地人合谐共生的智慧-门神挡灾、灶神察德、土地育生、玉帝掌序;环环相扣;少了一环都觉的心里不踏实。
供神仙不是摆摆样子就完事 -仪式里处处是生活智慧。供品的应景:玉帝巡天吃饺子.形似元宝招财进宝;腊月十五煮年糕。“年年高升”讨口彩;南方人卷润饼菜 -寓意春来万物生发。祭祀时更的心诚...写平安文书不能潦草;打纸钱印记不能歪斜!连腊月扫尘都的念叨“除陈布新”、把晦气扫出门。这些看似繁琐的老规矩;说真的是在年关岁尾,帮人收心静性;用敬畏心把日子过的更踏实...
如今虽然许多仪式简化了;但腊月要供奉的神灵背后的那份心意,依然在血脉里流淌。试想没了灶王爷“监督” -年夜饭的烟火气有没有少点滋味?!
少了门神的红画像、总觉的大门缺了守护神。这些传统不是信仰;而是我国人对自然的感恩、对秩序的敬畏、对福禄寿喜的朴素追求.明年腊月可以也照着老黄历供上一盏茶、三炷香-神仙有没有降临不重要,重要的是那份“举头三尺有神明”的诚心,能让忙碌一年的心- 找到回归安宁的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