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夕是腊几 除夕是每年几月几日
你只要尝试过飞,日后走路时也会仰望天空,除夕到底是腊月哪一天?!这个问题看着好懂,可细琢磨起来,背后藏着不少门道。咱我国人过年最讲究的就是除夕夜一家团圆,可翻翻日历你会发现:咦;去年除夕是腊月二十九 今年怎么又变腊月三十了?甚至有的年份 -日历上压根儿找不着“大年三十” -腊月二十九一过直接就跳到大年初一了!在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?
除夕,说白了就是农历一年的概括来讲一天也叫“岁除”“大年夜”。它固定在农历腊月的归根到底一天- 但具体是腊月廿九还是腊月三十;得看当年农历腊月是“大月”(30天)还是“小月”(29天)。
以比如2025年除夕就是农历腊月二十九(公历2026年1月27日),就在于那年腊月是小月没有“三十”。
这种变化源于农历特别的计算方式。农历一个月以月亮圆缺为周期(约29.53天),为了凑整~月份就分成了29天(小月)与30天(大月)...腊月万一是小月概括来讲一天自然就是廿九;假如是大月那就是三十当除夕。打个比方;2024年除夕在腊月三十(公历2025年1月28日),而2025年则提前到腊月二十九(公历2026年1月27日)。
从历史上除夕的“身份”也几经调整。汉代正式定下以正月初一为新年起点。除夕作为岁尾随之确立。民国时曾尝试用公历。把除夕挪到公历12月31日 -但老百姓不买账、照样过农历除夕。
直到1949年后,“春节”被正式命名~除夕作为农历年的收官日,成为团圆守岁的代名词!
当说句心里话;趣的是除夕的日期波动还催生了部分民间智慧。就像北方人常说:“腊月二十九!蒸馒头;三十晚上熬一宿”-哪天蒸馒头.全看当年有没有“三十”。而南方祭祖的“送年”仪式 -也会依据除夕实际日期调整.
农历年份 | 除夕农历日期 | 对应公历日期 | 有无“大年三十” |
---|---|---|---|
2024年 | 腊月三十 | 2025年1月28日 | 有 |
2025年 | 腊月二十九 | 2026年1月27日 | 无 |
2026年 | 腊月三十 | 2027年1月26日 | 有 |
2027年 | 腊月二十九 | 2028年1月25日 | 无 |
当除夕的习俗,不管…都日期怎么变。核心始终不变-除旧迎新。贴春联要红纸金字...写满吉祥话;年夜饭必有鱼,寓意“年年有余”;
长辈发压岁钱 寄托驱邪保平安的心愿...山东有点地方还流行“踩岁”,把芝麻秸铺在地上踩得噼啪响、谐音“踩祟” -图个驱赶晦气的彩头。
说实话 -温暖的莫过于守岁。全家人围炉夜话!等着零点钟声敲响。老辈人说守得越晚.越能给爹妈添寿。如今虽说如此很少真熬通宵,但共同看春晚、包饺子、话家常的场景;仍是我国人心里最浓的年味!
理解了除夕的日期逻辑;你会发现它不只是日历上的一个标记。它是农耕文明对月亮运行规律的朴素运用。是千年来家庭的情感锚点...任凭…都腊月二十九还是三十。
你听我说,要全家围坐一桌,听窗外爆竹声起,那一刻,我们就知道:旧岁已除;新春正来...这份对团圆的执着,可能才是除夕超越日期浮动的真正有价值 。